带状疱疹是疱疹I型病毒复发性发作后导致神经发炎的皮肤症状,是一种表象;而内在病毒对神经的侵袭才是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,是病因。
疱疹容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的因素有:
1.年龄因素:
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,如果发生带状疱疹,应及时到疼痛科就诊。之所以把年龄因素放在首位,这是因为带状疱疹发生后遗神经痛跟年龄密切相关,根本原因是免疫力低下的问题,年纪越大,免疫力越差,一旦发生疱疹,病毒对神经造成的伤害也越难自我修复,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也就越大,疼痛程度也就越重,持续时间也就越久;
2.疱疹发作面积大小:
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跟疱疹发作面积成正相关,面积越大,越容易结痂,形成瘢痕组织,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概率越大,程度越重;
3.急性疱疹发作期即伴随严重的神经性疼痛:
在急性疱疹发作期就有了明显的神经痛,包括阵发性触电样剧痛发作,持续性灼烧样针刺样疼痛存在的,在疱疹痊愈后越容易后遗严重的神经疼痛,需要及早干预;在急性疱疹发作早期没有给与足量抗病毒治疗,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,可以最大限度限制疱疹I型病毒对神经的破坏,显著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;
4.在发生带状疱疹前后:
罹患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,比如心脑血管疾病,恶性肿瘤,尿毒症患者,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概率显著增加。这些患者,要么是需要做外科手术,要么是需要全身化疗或者局部放疗,还有尿毒症患者做肾脏移植手术后需要持续免疫抑制,全身免疫力持续显著下降,很容易导致疱疹发作,病毒对神经的破坏力大,自我修复能力几乎丧失,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极高;
5.疱疹发作时伴随全身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后遗神经痛的概率较高。
临床表现
1.整体症状
发生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,10%的患者疼痛时间超过一个月,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,疼痛可在疱疹消失后仍然存在,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十年。与发病年龄有关,小于40岁患者很少发生,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50%,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为75%,约有10%~25%的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可持续超过一年。可于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出现。
2.好发部位
(1)皮疹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:肋间神经(占53%):最多见,常累及2~3个肋间神经分布区,皮疹从后上方向前下方延伸,与神经分布区一致,一般不过中线;出疹前剧烈疼痛,酷似胸膜炎或心肌梗死。三叉神经(占15%)。颈部神经(占20%)、腰骶神经(占ll%)分布区发生。
(2)无疹性带状疱疹:本病不出现疱疹,而有典型的局部周围神经痛,以肋间神经痛多见,还可在脑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神经痛和瘫痪,病程可迁延2周。
注意事项
1.及早准确的辨证治疗的目的使病邪尽早被驱除,减少对机体的刺激与产生的损伤作用。
2.注意休息,认真服药、擦药,用药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:如海鲜,蛋类,鱼类,牛羊肉,以及煎炒上火食物,应该以清淡为主,多吃蔬菜水果,补充维生素。
3.年老体弱的患者要防止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:老年人大多数由于机体的功能出现衰退的现象,免疫功能低下,在有关病因的作用下容易患带状疱疹,患病后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,体弱之人,特别是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同样是这样,所以防止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