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华医学会统计,140种疾病竟然都与体内的湿气过重有关。湿气不排除,身体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,那么近期天气寒湿,过重的湿气到底会引起哪些疾病呢?快来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一、湿气重的危害
1、关节疼痛:很多人在冬季的时候会觉得关节疼痛加剧,那是由于天气寒冷,淤积在体内是湿气排不出去,导致的关节屈伸不利,严重者伴随痛感加剧。
2、妇科炎症:寒湿侵入身体,导致女性的气血运行不畅,堆积成疾,免疫力下降,各种细菌、病毒极易感染。
3、肾虚:湿气重最先引起的是脾胃虚弱,时间长了脾胃运行下行,导致肾虚,久病及肾。
4、口臭:体内湿气太重,导致阳虚,浊气上升,清气下行,进而引发口臭、口苦等症状。
5、反复咳嗽:冬季天冷,室内外温差大,寒湿之气从鼻腔吸入肺腑后,无法很好的排出,从而导致反复咳嗽(近期感冒以寒湿入内最为典型)。
6、寒性荨麻疹:寒湿之气太重,身体内部聚集大量寒湿之气,皮肤外部一旦遭受低温就会引发过敏,瘙痒难耐。
二、湿气的典型表现
1、雀斑加重:湿气太重,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代谢水平,无法及时将废物排出,容易导致黑色素积淀,日渐形成雀斑。
2、皮肤暗淡:湿气过盛,困阻脾胃阳气,则气血运行不畅。而因脸部是人体血管最密集的部位,气血异常会从脸上直接表现出来,使得红润不在,暗淡无华。
3、皮肤瘙痒:当我们体内湿气重的时候,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脾胃的运化功能,水湿停滞干扰皮肤代谢,接着就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的情况。
三、湿气太重怎么办?
冬天气温低,脚部的血管为了保暖而收缩,造成足部的血液运行不畅。通过泡脚能够很好的促进足部的血液上行,从而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。
(1)泡脚法: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入秋后,寒气升,泡脚驱寒,消百病”。
花椒+生姜泡脚——祛湿杀毒
材料:花椒、热水、小布袋、生姜
做法:用小布袋将花椒装起来,以免散落。生姜削皮切片,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,转小火煎10分钟,晾至水温适宜后,倒入盆中放脚,中途水凉后加热水,泡20分钟左右。3日为一疗程,每次需更换花椒、生姜。
花椒归胃、大肠经,具有温中驱寒,止痛杀菌的作用。注意:足部有伤口者,不建议此法,生姜刺激性较大。白醋+蒜泡脚——驱寒湿,治脚气
材料:白醋150毫升,温水2.5升,水温60度、大蒜
做法:白醋倒入温水中稀释后,加入剥好的大蒜,每次浸泡半小时,水需要淹没踝关节。坚持每天泡可以使皮肤光滑细腻,有效预防脚气。
注意:不建议食用醋,最好是优质酿造醋。
(2)中医疗法:逐寒祛湿、疏通经络、祛除瘀滞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。
恬香清湿贴——宫寒痛经、面部油光
材料:茯苓、赤小豆、花椒、藿香、丁香、薏苡仁多种中药材揉制而成一贴。
用法:每晚睡前取一贴,贴于肚脐的神阙穴(即肚脐眼处),或者加贴与足部的涌泉穴处,早上取下即可。
功效:有效治疗因寒湿引起的宫寒痛经、面部油光等问题。对脾胃寒虚引起是神经乏力、小便不利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(3)食疗法: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。因为脾胃虚,湿气才能产生。
木耳红枣汤——补气血,祛湿气
食材:红枣、木耳、白糖
做法:红枣去核、木耳泡发、洗净后放入锅中熬煮,大火转小火大约炖煮2小时,最后加入少量白糖调味,搅拌食用。
功效:红枣可以健脾润肤,驱寒散风,黑木耳具有祛除色斑,淡化色素的作用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,具体信息可以咨询在线医生或者直接来我院咨询就诊!